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控
制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一般工艺流程的制定车间一级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也能从事企业、事业单位电气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自控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
业技能,以及电气自动化相关电工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自控理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机电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相关产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探索改革精神: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2、专业技能:
(1)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认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要求学生担任一定的实际专业工作,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建筑施工技术。
(4)熟悉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熟悉施工放线,熟悉质量检验。
(5)掌握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方法,积累土建施工方面的经验。同时,学习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 | 参考 学时 | 
| 1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 2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 3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 4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32 | 
| 5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32 | 
| 6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28 | 
| 8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32 | 
| 9 | 心理学健康教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学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32 | 
| 10 | 书法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书法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32 | 
| 11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32 |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 课程 分类 | 课程名称 | 课程 编号 | 学分 | 总课时 | 各学期周数、课时分配 | 考核方法 | |||||
| 1 | 2 | 3 | 4 | 5 | 6 | ||||||
| 16周 | 16周 | 16周 | 16周 | 16周 | 16周 | ||||||
| 公共基础课 | 语文 | 723001 | 12 | 192 | √ | √ | √ | 
 | 
 | 
 | 考试 | 
| 数学 | 723002 | 10 | 160 | √ | √ | 
 | 
 | 
 | 
 | 考试 | |
| 英语 | 723003 | 10 | 160 | √ | √ | 
 | 
 | 
 | 
 | 考试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723004 | 2 | 32 | √ | 
 | 
 | 
 | 
 | 
 | 考试 | |
| 哲学与人生 | 723005 | 2 | 32 | 
 | 
 | 
 | √ | 
 | 
 | 考试 | |
| 体育与健康 | 723006 | 10 | 160 | √ | √ | √ | √ | 
 | 
 | 考查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723007 | 8 | 128 | √ | 
 | 
 | 
 | √ | 
 | 机考 | |
| 职业生涯规划 | 723008 | 2 | 32 | 
 | 
 | √ | 
 | 
 | 
 | 考查 | |
| 心理学健康教育 | 723009 | 2 | 32 | 
 | √ | 
 | 
 | 
 | 
 | 考查 | |
| 书法 | 723010 | 2 | 32 | √ | 
 | 
 | √ | 
 | 
 | 考查 |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723011 | 2 | 32 | 
 | 
 | √ | 
 | 
 | 
 | 考查 | |
| 专业课 | 电工基础 | 12 | 4 | 64 | √ | 
 | 
 | 
 | 
 | 
 | 考试 | 
| 机械制图 | 13 | 4 | 64 | 
 | 
 | 
 | √ | 
 | 
 | 考试 | |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14 | 6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机械制造基础 | 15 | 4 | 64 | 
 | 
 | √ | 
 | 
 | 
 | 考试 | |
| 电力系统 | 16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电气设备 | 17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风力发电 | 18 | 6 | 96 | 
 | 
 | √ | 
 | 
 | 
 | 考试 | |
| 电子技术 | 19 | 6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 20 | 6 | 96 | 
 | √ | 
 | √ | 
 | 
 | 考试 | |
| 自动检测技术 | 21 | 6 | 196 | 
 | 
 | √ | 
 | √ | 
 | 考试 | |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 22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交直流传动及伺服控制 | 23 | 6 | 96 | 
 | 
 | 
 | √ | 
 | 
 | 考试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4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专业(技能)课 | 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 | 25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26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供配电系统 | 27 | 4 | 128 | 
 | 
 | 
 | √ | √ | 
 | 考试 | |
| 风电场运行与维护 | 28 | 4 | 128 | 
 | 
 | √ | 
 | 
 | 
 | 考试 | |
| 电工实训 | 29 | 4 | 128 | 
 | 
 | 
 | 
 | √ | 
 | 考试 | |
| 周课时 | 11+18门课程 | 
 | 146 | 3076 | 
 | 
 | 
 | 
 | 
 | 
 |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
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动态与车辆技术发展方向,有汽车维修企业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汽车维修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二)教学设施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 1 | 电工电子实训室 | 
| 2 | 钳工实训室 | 
| 3 | 机械拆装实训室 | 
| 4 | 计算机操作实训 |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
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邀请企业专家参
与考核工作,共同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业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别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五)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九、毕业要求
学生修完教学计划中要求的课时与学分,取得与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完成实习及实习报告,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十、附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性人才,需要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行系统优化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安排下,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相互配合,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及活动,达到培养目标。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8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8号